中國國畫及書法

(一)國畫的起源

國畫在古代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
中國畫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是一個意思。我國早有書畫同源之說,有人認為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文字與畫圖初無歧異之分。

(二)國畫的歷史

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沖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佔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隋唐時期,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 ,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和風俗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穩定,文化藝術領域空前繁榮,湧現出很多熱愛生活、崇尚藝術的偉大畫家,歷代畫家們創作出了名垂千古的傳世名畫。

(三)明代以後的演變

明代繪畫流派紛呈,各領風騷。明初君主通過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為社會的安定和生產力的恢復發展提供了保證,至明代嘉靖、萬曆年間,經濟文化趨於繁榮昌盛,生產力水平已經達到封建社會的高峰。傳統的科學技術成果逐步得以總結,並蘊含著走向近代的因素;思想文化領域燦爛繁盛,並產生新的變化。
明代畫壇沿著元代已呈現的變化繼續演變發展,文人畫和風俗畫繪成主流,並形成諸多流派;山水、花鳥題材流行,人物畫衰微;水墨技法不斷創新,進一步豐富了筆墨表現能力;創作宗旨更強調抒寫主觀情趣,追求筆情墨韻。明代繪畫前期,有繼承元代水墨畫法的文人畫;宮廷“院體”繪畫;由戴進、吳偉創立的“浙派”繪畫。代表畫家有:劉俊、商喜、呂紀、戴進、吳偉、張路。明代繪畫中期,蘇州崛起“吳門四家”,沈周、文徵明形成聲勢煊赫的“吳門畫派”,弘揚文人畫傳統,唐寅、仇英兼取“院體”、文人畫之長,形成新的面貌。代表畫家有:周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文嘉。明代繪畫後期,山水畫成為主流,文人寫意花鳥畫也迅猛發展,畫壇尊吳門畫派為首。代表畫家有:張宏、徐渭、籃瑛、吳彬、陳洪綬、崔子忠。

(四)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是廣東畫家組成的一個畫派,創建於晚清時期,創始人為“二高一陳”,即高劍父、高奇峰以及陳樹人,也稱“嶺南三傑”。嶺南畫派為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以創新為宗旨。這一畫派是在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下,近代中國藝術革新運動中逐步形成的。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衝破頑固守舊勢力的禁錮,積極創辦和推廣新式學堂,不僅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而且還催生了“折衷中西,融彙古今”的嶺南畫派,給嶺南文化注入了勃勃生機,並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嶺南畫派主張引進西洋畫法,融合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並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制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豔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淨的現代繪畫新格局和創新作品。
第二代嶺南畫家以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楊善深為代表,無論在題材與技法上比起“二高一陳”又有新的突破,被譽為當代嶺南畫派的四大畫家。嶺南畫派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在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上,嶺南畫派和京津畫派、海上畫派三足鼎立,是“現代中國畫”的代表。

(五)總結

自唐宋以來,畫家對於國畫的創新一直延續至今,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風格。到了明代群星閃爍的“吳門畫派”不僅代表著明代繪畫的最高水準,而且還在師古與創新的探索中,為後世開一新河。到了吳派後期,以張宏為代表的蘇州畫家在文人山水畫方面另闢蹊徑,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繪畫作品。他們在繼承吳門畫派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並到大山裏去寫生,師自然造化,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繪畫作品,在畫中體現出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畫面清新典雅,意境空靈清曠。到清末衍生集中,西藝法於一體的“嶺南畫派”,為國畫注入了新的生命。

書法

(一) 為中國書法奠定基礎的先秦書法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雖然書法藝術的自覺化至東漢末才發生,但書法藝術當於漢字的萌生同時。大多數文字學家認為“漢字的形成時代大概不會早于夏代”,並在“夏商之際(約在西元前 17 世紀)形成完整的文字體系”(裘錫圭《文字學概要》)。
為學術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約前14至前11世紀) 的甲骨文和金文。從書法的角度審察,這些最早的漢字已經具有了書法形式美的眾多因素,如線條美,單字造型的對稱美,變化美以及章法美,風格美等。從商代後期到秦統一中國(前221 年),漢字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然而書法的藝術性卻隨著書體的嬗變而愈加豐富起來。 

(二)開創先河的秦代書法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發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秦始皇兼併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使之整齊化一,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 
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的代表作為秦泰山刻石,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秦代是繼承與創新的變革時期。《說文解字序》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書,八曰隸書。” 基本概括了此時字體的面貌。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秦代除以上書法傑作外,尚有詔版、權量、瓦當、貨幣等文字,風格各異。秦代書法,在我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與雄偉的萬里長城和壯觀的兵馬俑一樣,氣魄宏大,堪稱開創先河,是中華民族無窮智慧的結晶。 

(三) 隸書大盛的漢代書法   
漢代從西元前二零六年到西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漢代分為西漢和東漢,兩漢三百餘年間,書法由籀篆變隸分,由隸分變為章草、真書、行書,至漢末,我國漢字書體已基本齊備。因此,兩漢是書法史上繼往開來,由不斷變革而趨於定型的關鍵時期。隸書是漢代普遍使用的書體。漢代隸書又稱分書或八分,筆法不但日臻純熟,而且書體風格多樣。劉勰《文心雕龍‧碑》說:“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因此,東漢隸書進入了型體嫻熟,流派紛呈的階段,目前所留下的百餘種漢碑中,表現出琳琅滿目,輝煌競秀的風貌。在隸書成熟的同時,又出現了破體的隸變,發展而成為章草,行書。   

(四)完成書體演變的魏晉書法
從漢字書法的發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涵備俱臻完善的一代。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為止的方塊漢字的基本形態。隸書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就孕育著真書(楷書),而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產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   
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啟後,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新的一頁。 


(五)民間書家大顯身手的南北朝書法
晉八王之亂,王室勢力逐漸衰微。在北方,隨著西晉的滅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時期。後拓跋氏結束十六國,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對統一。這是北朝。晉室東遷至滅亡,是南朝。
此時書法,也繼承東晉的風氣,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書法家燦若群星,無名書家為其主流。他們繼承了前代書法的優良傳統,創造了無愧于前人的優秀作品,也為形成唐代書法百花競妍群星爭輝的鼎盛局面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南北朝書法以魏碑最勝。魏碑,是北魏以及與北魏書風相近的南北朝碑誌石刻書法的泛稱,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書法。 

(六)書學鼎盛的唐代  
唐朝的建立結束了西晉以來近三百年的動亂局面,國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貞觀之治”,此後從武則天到唐玄宗開元時期更是呈現出超越兩漢的空前興盛氣象。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初唐書家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陸柬之等,此後有創造性的還有李邕、顏真卿、柳公權、釋懷素、孫過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詩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書家。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七)存唐遺風的五代書法  
西元九零七年,割據者朱全忠滅唐,建立後樑,由此歷五代,又有十國。這種分裂混亂的局面持續五十四年,其間兵戈疊起。書法藝術雖承唐末之餘續,但因兵火戰亂的影響,形成了凋落衰敗的總趨向。蘇軾評及五代書法時曾說:“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五代之際,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楊少師之外,還有李煜、彥修等有成就的書家。 
至此,唐代平正嚴謹的書風已告消歇,漸變入欹側縱肆,以後北宋“四家” 繼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時代波瀾。 

(八)帖學大行的宋代書法
北周衰微之際,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自立為帝,建立趙宋王朝。半個世紀的五代十國分裂混亂局面至此結束,國家複歸統一。從西元960 年至 1279年,三百多年間,書法發展比較緩慢。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禁中,厘為十卷,這就是《淳化閣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賜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宋初的書法,是宗“二王”的。此後《絳帖》、《潭帖》等,多從《淳化閣帖》翻刻。這種輾轉傳刻的帖,與原跡差別就會越後越大。所以同是宗王從帖,宋人遠遜唐人。所以一些評家以為帖學大行,書道就衰微了。這是宋代書法不景氣的原因之一。其次如米芾《書史》所指出的“趨時貴書”也造成了宋代書法每況愈下。米芾分析說:“李宗鍔主文既久,士子皆學其書。肥扁樸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趨時貴書矣。”宋室南渡之後,如《書林藻鑒》講:“高宗初學黃字,天下翕然學黃字;後作米字,天下翕然學米字;蓋一藝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風靡有如此者。”在這種風氣籠罩之下,書法家能夠按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去繼承,革新的就不太多了。此宋代書法不十分景氣的原因之二。
總之,帖學大行和以帝王的好惡,權臣的書體為轉移的情勢,影響和限制了宋代書法的發展。宋代為後世所推崇者有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趙佶獨樹一幟,亦堪稱道。 

(九)宗唐宗晉的元代書法 
自西元一二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統一全國,至元順帝北走塞外,凡十一帝,歷九十餘年,是為元代。
元初經濟文化發展不大,書法總的情況是崇尚復古,宗法晉、唐而少創新。文宗天歷初建奎章閣,專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閣欣賞法書名畫,書法一度出現興盛局面。趙孟頫,鮮于樞等名家,是這一時期書法的代表。他們主張書畫同法,注重結字的體態。但元代書壇純是繼承晉唐,沒有自己的時代風格,稍後於趙孟俯的康裏夔夔還有些變化,奇崛獨出於元代書壇。
縱觀元代書法,其成就大者還在真行草書方面。至於篆隸,雖有幾位名家,但並不怎麼出色。這種以真、行、草書為主流的書法,發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變。有元一代書風,仍沿宋習盛於帖學,宗唐宗晉,雖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於書壇,較之文學,繪畫等藝術門類,尚顯冷落無成得多。 

(十)由宋元上追晉唐的明代書法  
明代自朱元璋崛起草莽。推翻元朝統治,統一全國,至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檢自縊煤山,歷二百七十七年。在這近三個世紀中,朝廷諸皇帝都很喜歡書法。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後,即著手文治,詔求四方善書之士,充實宮廷,繕寫詔令文書等。明代帝王如仁宗,宣宗也極愛書法,尤其喜摹“蘭亭”,神宗自幼工書,不離王獻之的《鴨頭丸帖》,虞世南臨寫的《樂毅傳》和米芾的《文賦》。所以,朝野士大夫重視帖學,皆喜歡姿態雅麗的楷書,行書,幾乎完全繼承了趙孟俯的格調。 
明代象宋代一樣也是帖學大盛的一代。法帖傳刻十分活躍。其中著名的有常姓翻刻《淳化閣帖》於泉州的《泉州帖》;董其昌刻的《戲鴻堂帖》;文征明刻的《停雲館帖》;華東沙刻《真賞齋帖》;陳眉公刻蘇東坡書為《晚香堂帖》等。其中《真賞齋帖》可謂明代法帖的代表。《停雲館帖》收有從晉至明歷代名家的墨寶,可謂從帖之大成。 
由於士大夫清玩風氣和帖學的盛行,影響書法創作,所以,整個明代書體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漢北朝,篆、隸、八分及魏體作品幾乎絕跡,而楷書皆以纖巧秀麗為美。至永樂、正統年間,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先後入直翰林院和文淵閣,寫了大量的制誥碑版,以姿媚勻整為工,號稱“博大昌明之體”,即“台閣體”。士子為求幹祿也競相摹習,橫平豎直十分拘謹,缺乏生氣,使書法失去了藝術情趣和個人風格。 
明代近三百年間,雖然也出現了一些有造詣的大家,但縱觀整朝沒有重大的突破和創新。所以,近代丁文雋在《書法精論》中總結說:“有明一代,操觚談藝者,率皆剽竊摹擬,無何創制。” 

參考網上資料:
(1) 百度百科
(2) 藝苑走廊
(3)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