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銅器的歷史

(一)中國的青銅器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先秦時期用銅錫合金製作的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並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制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面,胎體也更為輕薄。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從考古資料來看,中國銅器的出現,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很漂亮的,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裏生銹才一點一點變成綠色的。由於青銅器完全是由手工製造所以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隨著原始社會的發展,鼎由最初的燒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變為一種禮器,成為權利與財富的象徵。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輕重,標誌著權力的大小。在商周時期,中國的青銅器形成了獨特的造型系列:容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等等。青銅器上佈滿了饕餮紋,夔紋或人形與獸面結合的紋飾,形成神靈的圖紋,反映了人類從原始的愚昧狀態向文明的一種過渡。

(二)明清銅器


明清兩代銅器鑄造工藝之所以令人稱讚,是因為其承傳了唐、宋、元等傳統藝術,同時又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通過模倣、吸收和消化以及融會貫通後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
在林林總總的古器物收藏中,青銅器是一項頗為高雅的傳統收藏門類。但明清銅器也毫不遜色,其典雅精致、古色古香的型制,尤其是它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內涵,似乎更能受到收藏愛好者的青睞。
典雅精致爐火純青銅器,特別是明清銅器,是在青銅器已經走向衰退而保存下來的優秀鑄品,除了如漢唐銅鏡、宋代倣古銅器外,明代的宣德爐、清代的宮廷銅器等,至今仍盛名不衰。
史料證實,明清兩代銅器鑄造工藝之所以令人稱讚,是因為其承傳了唐、宋、元等傳統藝術,同時又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通過模倣、吸收和消化以及融會貫通後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
元朝以降,明政權的建立,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明嘉靖徵銀代役制度的實行,極大地推動了明代手工業乃至鑄造技術的發展,皇家設有內廷“鑄冶局”,匯聚能工巧匠,專制禦用器皿及兵器。其中,最
膾炙人口的是明宣德三年為皇家鑄造的宣德爐,幾乎達到了不惜工本、務求完美的程度。

(三)明朝宣德年間的風磨銅

宣德銅爐當初開冶鼓鑄的歷史本源,筆者以為,若以宣德三到四年之間,經明宣宗朱瞻基授意下所完成的那批宣德銅爐,應可說件件都屬價格不斐的昂貴作品。理由很簡單,首先是受命主持鑄造任務的工部侍郎吳邦佐,當年所帶領的鑄工包括匠人、風箱夫、火夫、水夫乃至磨光匠等即多達130餘人;其次根據《宣德彝器圖譜》的記載,僅宣德三年先前兩批歷時五個月完成的3,365件宣爐,細究它們所耗用的金、銀、銅、鉛、安瀾砂、金絲礬……等原物料,非但數量相當龐大,而且相關細目也可謂達到“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度。

舉例來說,用於“商嵌泥金、流金、滲金」的赤金達六百四十兩、用於商嵌泥銀、流銀、滲銀”的白銀達二千八百八十兩。而鑄爐所使用的合金銅料,經裁准報核的暹羅國生礦洋銅達三萬一千六百八十斤、倭源白水鉛達一萬三千六百斤、倭源黑水鉛達六千四百斤、日本國紅銅達八百斤、賀蘭國花洋錫達六百四十斤、鋼鐵達九千六百斤。又古鑄銅爐所使用的周邊耗材包括:出山煤炭達八萬六千四百斤、湖廣大櫟碳達八萬六千四百斤、大風箱二十具……等。綜觀以上所列,宣德銅爐的鼓鑄順利,若非有皇家龐大人力物力與雄厚資金的後援支助,民間單憑一己之力想完成此番創舉,恐怕不是容易之事。

不僅如此,在宣德銅爐的製作過程中,據傳又因宣宗本人的堅持,而使宣爐的製作成本至少又提高了一倍以上。原因是內含鋅、錫等礦物的「風磨銅」,一般最少需要耗費六煉的功夫才得以進行澆鑄,但由於宣宗敕命必須經過十二煉方才可以鑄器,因此每斤銅材經過十二煉後只能剩下四兩。

選用不惜工本的精煉銅材作根基,當然也得有造型優美的款式相互搭配,才能從式樣鄙陋者中脫穎而出。《宣德彝器圖譜》亦載,宣宗在要求工部火速鼓鑄的同時,也著令禮部會同司禮監等參酌北宋《宣和博古圖》與《考古圖》等書中的銅器形制,乃至內庫所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等瓷器樣式,選定其中款式典雅者,依樣畫圖進呈,並藉以做為工部鑄造時的參照依據。事實上,查閱《宣德鼎彝譜》不難發現,宣德三年“照依原降式,僅遵欽限鑄造”的3,365件“宣爐”,其中所謂“原降式”正是禮部尚書呂震會同各臣,從內庫庋藏的瓷器選出29種,以及從考古圖、博古圖錄諸書等選出88種,共計117種再繪製成圖且經進呈核定的參考樣本。殊為可惜的是,由明人文彭所傳抄的《宣德鼎彝譜》並不見任何圖樣傳世,而另一本係借得原奏副本所謄抄的《宣德彝器圖譜》,雖有圖樣可供參考,但包括後來補鑄在內的器形圖案,也只有83種而已。無論如何,宣爐的造型於簡潔典雅之餘,猶有多樣繽紛的風貌令人心醉,而這些琳瑯滿目的優美造型,正是收藏家喜愛宣爐的一大主因。

(四)清代銅器

而清代的鑄銅在繼承了明代工藝精華的同時,去其糟粕,更加細化了鑄造工藝,從而使得清代的銅器鑄造工藝更趨成熟和完美,其中尤以北京、蘇州、廣州、雲南等地最著名,被人稱為“蘇州樣,廣州匠”。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間的琺瑯工藝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無論是哪一類器皿,凡是金屬類,均有琺瑯鑲制。在明清兩代鑄造的銅器中,倣古銅器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比如鼎、尊、觚和爵等。此外,陳設銅器也是明清銅器中一個重要種類,比如動物造型、花卉造型等。這些銅器,大的多陳設于室外,而小的則樣式多變,精巧玲瓏,至今北京故宮博物院還陳列著“銅獅”、“銅鶴”、“銅龜”等大型銅器。

(五)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

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至21世紀初,考古界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于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 景泰藍有文字記載是在元代。明代宣德年間(1426年至1435年)景泰藍製作增多,而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間(1450年到1456年),特別受到皇帝的青睞,以至宮裏許多御用器具都改用景泰藍,製作工藝在這一時期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峰,釉色均肥,絲工粗獷,飾紋豐富。

清代初期的景泰藍缺乏獨創性,無論造型、色彩和裝飾大都沿襲了明代的風格。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內廷設立琺瑯廠。此時生產的品種多,而且技藝精細。在原料上不再沿襲明代使用青銅作胎骨,而是採用延展性能較強的純銅作材料,應用了新的制胎、掐絲技術。因此,景泰藍造型比明代更勻實而變化多端,銅絲細薄均勻,掐絲技藝更是絲流暢婉,紋飾靈活精巧 泰和坊 紅紋梅瓶。器物的應用範圍要比以往更為擴大,除了明代常製作的宮廷寺廟祭器,還出現鼻煙壺、屏風、香爐、圍屏、桌椅、茶几、筷子、碗具等等。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今日新聞
新華網河南頻道